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
大家好!
我是黄睿之。毕业以来,我一直希望能回母校看看。今天受到黄校长和王校长的盛情邀请,倍感荣幸,多年之后能够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校园和大家见面交流。我下半年就要出国了,在出国之前还能有机会回母校,见见老师们和同学们,也算实现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愿望。此刻,我作为同学们的学长,来到这里只想和大家谈谈我的经历和想法。
早些天,黄校长和王校长等领导老师嘱托我就此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经验,想来我只能从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出发,将我多年来求知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与大家分享,以期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获取经验与教训。因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第一是我的求学生涯,第二是我在北大的生活,三是你们将来的路应该如何走。
我的求学生涯
估计很多同学都对我不熟悉,可能只是听说过,因此我有必要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黄睿之,2004年至2007年,在青云16班上学。我们当时是青云第三届的学生,也是青云搬到这片校园里面的第一批学生。初中毕业后,我进入了湖南师大附中理科实验班读高中。在2010年1月我被保送至北京大学,至今已经4年了,我也快从北大毕业了,毕业之后我将出国继续求学。
我简单的谈谈我的求学经历,我小学也是在醴陵上的,就读于姜湾小学,你们中应该也有很多我的小学校友。小学毕业后,也就是十年前,我考上了青云学校,并在此度过了三年初中生活,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了就读于青云是我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初中的时候,我就读于青云16班,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何玉双老师,她至今还留在这里任教,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在初中三年里,我的成绩其实一直很一般。是何老师和学校的其他老师在各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各位老师不仅教会了我扎实的基础知识,传授给我有效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成为一个积极努力、乐观向上的人。所以我一直很感谢青云和青云的各位老师。在我心中,不管我现在身在何处,青云永远是我的母校。青云的老师是全市最好的老师,他们的教诲,不仅仅可以提高你们现在的成绩,增长你们的知识,对你们的将来一生也有很大帮助。我七年前和你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但今天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青云三年打下的基础在这其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但遗憾的是我中考时语文只有B。班主任何老师兢兢业业,苦口婆心教了我三年语文,但我始终对这科兴趣不浓,这是我初中阶段觉得最惭愧的事。同学们要吸取我的教训,千万不能偏科,尤其是在当今的中考高考政策下,偏科将会是你求学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我们当时上一中需要5科全是A,所以我并没有考上一中。无奈之下我只得离开了醴陵去上高中。
从青云毕业后,我去了长沙,就读于湖南师大附中的理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里基本上全是来自全省的精英,聪明的同学很多,勤奋刻苦的同学更多。那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大家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高中生。一开始到那里的时候,我很不适应,因为周围的同学都是既聪明又努力,而我自己不是很聪明,资质很一般,而且不能吃苦,那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出远门去读书。各种因素加到一起,我在实验班里只能算比较差的。我要补充说明一下,我所在的班级是竞赛班,大家都忙于参加各科竞赛,我们班上当时是30多个人,到高三时,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竞赛成绩都很优秀,全班基本上都保送了比较好的学校,保送北大的也有近10个。高中三年,我选择参加的是化学竞赛,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我感受到很吃力,因为我之前没学过,那些知识又非常艰深,而且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的智商不算高,之前也没有过竞赛经历,所以实验班里面我落后很多。但在高一高二两年里,我潜心钻研,刻苦学习,把自己的潜力最大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迎头赶上并超过其他同学。其实当时我们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条件,你们别以为长沙的学校条件就非常非常的好,长沙的老师的知识水平就非常非常高,其实条件和老师与一中相比也没什么区别,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努力。你们肯定都想问我,我的北大之路是怎样走过来的,我告诉大家,成功是永远没有捷径的。
长沙离醴陵并不远,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我高一高二的时候,除了寒暑假,我从来没有回来过,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留在学校学习,最多的娱乐活动就只是在周日下午打打篮球。我高一高二的两个寒假和两个暑假,我回家最多都没有超过一周。无数个周末,无数个节假日,教室里面都只有我一个人。在高三的那一年,我所有的努力也终于开花结果。我在全省精英云集的实验班脱颖而出,在湖南省的化学竞赛中,我在我们那届全省二十万的高三学生中,取得了全省第一,并进入了湖南省代表队。在之后的2010年一月份,我代表湖南省去全国参加比赛,获得了全国金牌。因为这些成绩,我提前半年保送到了北大。在获奖保送北大之后,为了感谢青云学校对我的培养,我第一时间把金牌送给了青云,现在这块金牌还保留在这片校园内。
这些就是我中学阶段的一些简单经历,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谈谈我的大学生活。
北大印象
2010年9月初,我来到北京,当我从远处看到毛主席所题的“北京大学”金光闪闪的大字匾牌时,我心潮澎湃,感慨良多,而那刻一种不踏实的感觉也涌上心头,在长沙时,同学们都是全省的精英,到了北京,身边的同学都是全国的精英。很多同学都是一些市状元,省状元。身边的人这么优秀,压力自然山大,但大学四年,我并没有被这种压力所屈服,我中学阶段的人生经验、学习经验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优秀。在北大,我学会了很多专业知识,开阔了自己眼界。在强手如林、高手汇集的北大我不但稳住了自己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北大四年的学习,我感觉无论北大还是清华确实是人才的摇篮,学术的天堂,所呈现出的浓厚的学习氛围,研究氛围和海纳百川的治学态度都是其他国内大学无可匹敌的。
北大不愧是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在那里面,我学到了全世界最高端最前沿的知识,认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和老师。在北大,我从周围的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深刻的见解。北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只是全国最优秀的大学生,更是以后中国的领导阶级、精英份子。北大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成为了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大学教授。来北大,就能和主席,和总理成为校友,就有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人。
四年转瞬即逝,现在我临近毕业,北大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留下了我曾经的足迹。但知识浩瀚如海,世界尖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更广阔的视野,为了与世界科技前沿有更深刻的接触,我决定毕业之后出国读博士。因而今年七月我将踏上出国求学的历程,估计以后也很难有机会再回青云和大家见面了。
接下来我要谈谈你们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路应该如何走
学弟学妹们,特别是临近毕业的同学,对于今后怎么去选择,心里总是很纠结。在这里,我需要说一下有些同学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你们初中毕业之后应该去哪里读高中,是继续留在这读一中呢,还是去长沙读书。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人而异。一中并不差,长沙的学校也不一定好。我在那边读书能考上北大,并不代表每个人去了那都能上北大。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努力的学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不能给你们确切的答案,你们自己要权衡好,去外地读书有利也有弊,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结果。但只要你们自己努力,在哪里都能上北大。所以对于你们今后的路,我不能说哪条路好,哪条路不好,能给的只是一些建议与鼓励。
我现在虽然在北大,但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天才,我之前说过,我只是个普通人,六七年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和你们穿着同样校服在同一片校园里面学习生活的普通初中生。把当时的我放在你们中间,你们绝不会多看我一眼。我初中成绩并不是很拔尖,我们以前,每次考试的年级前三十名都会有奖学金,但我初中三年一次都没拿过。当时我还记得考试的座位是根据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来安排的,成绩好的坐前面的教室,我基本上每次都坐第三考室或第四考室。在中考时,我并没有考上一中,而你们其中大部分人都将能够考上一中,这些说明当时的我并不比在座的各位同学优秀。所以北大清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青云学子通过努力最后能上北大,你们也一样可以。
各位同学,你们初三的应该是十四五岁,初一的应该是十二三岁,这是你们漫漫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面,你们应该做一些对自己未来有帮助的事情。现在是你们人生观、世界观刚刚成型的时候,对你们未来的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你们应该好好珍惜你们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确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从现在开始就为之奋斗。
你们当中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不理想的。有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会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其实现在你们的成绩好坏根本就不是问题。你们所有人都一样,你们受的是全市最好的教育,在全市最好的学校,有着全市最好的老师们教你们。来到这片校园,你们都是很优秀的。你们要始终坚信,你自己是最棒的。其实你们所有人的理想都可以是考清华北大。如果现在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对我说,他的理想是将来要上北大,我并不会惊讶,也不会觉得是天方夜谭。这些事情,只要你想做,通过自己的努力你就能做到。你们现在还很年轻,你们之后的人生还很丰富。如果你们现在能够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世界上就没有苦难的事情。当你们十年后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是会有着怎么样的情感呢,是悔恨自己当初的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还是为理想不断奋斗而感到欣慰,这都取决于你们现在。就算你们努力之后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并不是失败的。至少你曾经努力过,奋斗过,并不会感到后悔,你们并没有浪费自己的宝贵青春。就算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段努力经历也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如果我高中毕业时没有能够考上北大,我不会觉得我的中学时代有什么遗憾,因为我曾为北大努力过,奋斗过。你们也是一样,从现在起,就应该做一个努力的人,做一个为理想不断奋斗的人,做一个让未来的自己不会后悔的人,千万不要让自己的青春留下任何遗憾。
你们常说“今天我以青云学校为荣,明天青云学校以我为荣”,这句话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我能做到,你们并不比我差,你们也能够做到,现在你们是我的初中校友,我希望你们以后能成为我的大学校友。今天你们是青云人,通过努力,明天你们就都能够成为北大人。
谢谢大家!
2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