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旭斌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暑假闲暇之余,我阅读了由周明老师编写的《在乎每一只鸟》,倾听了一位二十余年来辛勤耕耘在中学教育田园里的教育工作者的独白。乍看书名,我心想,真是形象,我们可爱的小朋友们每天不正如一只只活泼的鸟,叽叽喳喳地跑来跑去,肆意快乐地吵吵闹闹吗?
“在乎每一只鸟”,其实是对师德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不可以随便惩罚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在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更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教育者应该相信学生是蕴藏着巨大潜能的,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具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在阅读中我发现,我们的教育太关注那些展翅高飞的鸟,似乎很少回头看看那些更需要关注、暂时落后的小鸟。身为教师应该在乎每一只鸟,需要多把尺子丈量,真正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需要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而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教师需要“目中有人”。眼中的人,应该是“发展的人”、“平等的人”,关爱每个学生,才是真正“在乎每一只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而不是作为课堂的旁观者。
在应试体系下,一些教师的眼里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很容易被忽视。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也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他们,给予充分的尊重,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信任,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为有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一句话,可能会影响某个孩子的一生。
我深信,每个学生就像那一只只渴望哺育的小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发展的,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被忽视,都值得被善待,身为教师要为每一只鸟的飞翔提供广阔的天空。我应真正地在乎每一只鸟,帮助更多小鸟乘风破浪,翱翔长空,纵使是飞行暂时落后的小鸟,我们也应尊重这种差异,维护他们的尊严,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耐心等待他们振翅飞翔,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学生的差异性,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